树大招风,委实不是什么好事。
    仗还没打,朱棣已经开始担心朱高煦立得功劳太大,好似灭国拓土,倒是成了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关键是,国朝名将凋零啊。”
    朱允炆陡然叹了口气:“西南一系出来的将领都只适合在西南那里,成建制、大规模的奔袭战,能指挥的无非就是那么寥寥几人,盛将军罹难,平安要镇守辽东。
    西平侯宋晟的岁数太大,不适合奔波万里,含山侯杨文的能力,又差了三分。
    朕思来想去,数天下名将,唯四叔一人了。”
    “既如此,不如让六弟去?”
    思忖再三,朱棣提出了一个人选的建议:“老六早年也参与过三次北伐,后来平贵州、克南蛮,定两广,论指挥能力,绝不在臣之下。”
    楚王朱桢?
    朱允炆微微一怔,他倒是真把这个六叔给忘却了。
    太祖的早几个儿子,个顶个是英豪,倒是难为一个乞丐出身的太祖,能教育出那么多名将。
    “可。”
    颔首,朱允炆应了朱棣的提请:“既然四叔保荐,那就让六叔挂帅,高煦为副吧。”
    见皇帝主意已定,说什么都要让朱高煦参与进来,朱棣也不好再多劝阻,替自己的儿子谢了恩。
    “就这般,四叔回府草拟军令吧,朕这边加印,让六叔自京营擢将选军,早日北上吧。”
    “是,臣告退。”
    抱拳躬身,朱棣转身快步离开乾清宫。
    可以预见,燕王同志今晚又睡不好觉了。
    除了找朱桢聊一下行军的事情,朱老四还得给自己的儿子写一封嘱咐的信。
    既为人父,也为人臣。
    这个度,可不好把握。
    第351章 审察(上)
    “你怎么回来了?”
    一大早,刚刚抵达总参的朱棣一进署衙就怔住了。
    他竟然在总参看到了马大军!
    “你不好好在西南署理你的军务,谁准许你回来的。”
    朱棣有些生气,边疆重将私自入京,这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啊。
    见朱棣误会发火,马大军心里却一阵暖意,不是拿自己当心腹,人家凭什么要关切自己行径的对错。
    “末将这次是奉圣谕回来的。”
    上前两步接过朱棣解下的披风,马大军解释道:“陛下圣谕末将回京交差,找燕王殿下汇报西南军务。
    本来末将是想直接入宫面圣,不过陛下最近忙着国事,就把臣给打发了,让臣先来见燕王,到了连面都没能见上一次。”
    朱棣的眉头微不可查的皱了一下。
    皇帝就算再忙,也不可能忙到连见人的功夫都没有,尤其是见像马大军这种军功卓著的边疆重将。
    礼贤下士和开明宽和一直都是朱允炆的帝王魅力,没道理这么耍马大军。
    不远万里召回来却不见?
    “你是不是在西南惹出过什么幺蛾子?”
    朱棣敏锐的察觉到一丝不对劲的地方,不提则罢,他这话一开口,便见到马大军脸色满是懊恼悔恨。
    “燕王明查,末将此番回京,乃是来负荆请罪的。”
    说着,便将自己此前觐献芙蓉粉一事的原委和盘交代,直听得朱棣目瞪口呆,而后指着马大军的鼻子浑身哆嗦。
    “你……你这是在找死!”
    马大军献毒的事,除了朱允炆和双喜之外,朱棣完全是不知情的。
    他甚至都不知道天底下还有这种毒物,能让人上瘾且欲罢不能,难以自拔。
    一个边疆重将向皇帝献这种毒品,若说不是包藏祸心,饶是朱棣大咧惯了都是不信的。
    更何况,一个猜疑心重的皇帝。
    骂了两句,朱棣负手开始原地踱起步来,愤怒过后的冷静,他察觉到了一丝不同的意味。
    如果说皇帝心里定了马大军的死刑,一道圣旨下来,由不得马大军不尸首分离。
    没道理再让后者先来总参找朱棣这个燕王来汇报西南军情。
    这说明,朱允炆的心里现在也是摇摆不定,打算让朱棣先了解一二,然后再议论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