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通下来,还是当兵吗?
    什么样的人选择当兵,还不是打小野惯了,好勇斗狠,不服管教,穷困潦倒读不起书才当的兵,只有军营才是属于他们的小世界。
    平素里训练一天,下了值躲营帐里,哥几个聚在一起赌骰子耍耍钱,每个月放那么一天闲假进城嫖个娼,再不济也能就近的村落踹个寡妇门。
    穿着身军爷的甲胄,那些斗大字不识的村民屁也不敢放。
    完事后扔一角碎银子,这事也就罢了。
    几千年来,当兵的都这样,到了建文朝,很多的毛病已经改了不少。
    甚至连抗洪抢险这种事都出了,皇帝咋想的。
    “陛下,其他的都好说,这戒赌、戒嫖是不是太不近人情了。”
    李景隆丧着脸,苦苦争取道:“军营本就枯燥苦寒,当兵的操练一天,还要站岗值哨,就这么一些个小乐子,砍掉了,积郁在胸,时间长了可是会营啸的。”
    大明又没有电视手机,没有综艺娱乐节目,就连大家耳熟能详的拉练唱歌项目都没有,生活那个单调,可谓乏善可陈。
    “朕没有说戒,是限。”
    朱允炆强调了一遍:“在军营内不允许聚赌,包括休假时,也不允许成群结队的外出参赌、嫖宿、饮酒。
    朕也是男人,也知道一群大男人聚在一起饮酒过量会闹出什么事来。
    不说西南涣散之地,连北平、辽东都时常出现醉酒士卒聚众斗殴,致地方出现伤亡的事件来。
    在那福建、浙江,竟然还有一群大头兵为了争嫖,把人嫖客打残的行为。
    说到底,一是酒精惹祸,二一个,就是脑子里没有军纪、军法。
    认为只要打仗勇敢、不怕死、不临阵脱逃,平素里不欺压百姓、不横行乡里,就不属于触动军法。
    没错,军法确实需要,但军纪一样必不可少,曹国公以为然否?”
    李景隆顿时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自己好像被皇帝给坑了。
    第358章 大明军队整风运动(中)
    带着一身消极的丧气,李景隆一到家就一头闷到了床上,一双眼盯着天花板失神。
    媳妇看得一头雾水,捧着杯热茶走过来:“怎么去见了皇上一面,回来就成了这幅德行,跟霜打的茄子一般。”
    能做曹国公的正室妻子,媳妇家的背景自然也是武勋之后,李景隆倒也不藏着掖着,干脆利落的把这趟皇宫之行给自己媳妇做了汇报。
    “这是好事啊。”
    媳妇兴奋地说道:“皇上以军国重事相委托,说明在心里是信任你的,你都多少年没领受过皇命了,咱们这曹国公府再不办点皇差,外面人都该嚼舌根子说咱们这块国公的牌匾要落灰了呢。
    就门前这条西长安街,就咱们家门可罗雀,可不能这么下去了。”
    “头发长见识短,你们女人思考问题都不用脑子的吗?”
    李景隆怒哼一声,斥道:“这皇差不办也罢,整肃军纪,还要为夫大张旗鼓的巡边、各省都司的通传整风运动,这是要为夫把全国的兵将得罪一遍啊。
    你说,哪个当兵的能老实咯,军营那地界,养条狗急了都能飞天上去,那些地方的主将谁平素里不都好喝个花酒、尤其是各省的都司,有家有院搂着娇妻美妾还好。
    那些四五品的副将、千户光棍汉,下了值谁不去青楼嫖宿,为夫这拿着尚方宝剑下去,可是要把他们连着大头、小头一道砍了。”
    媳妇臊的啐上一口:“什么大头小头的,好不知羞。”
    “老子说的是军纪,你他娘的关注点都在哪呢!”
    李景隆好悬吐出一口血来,气的连连挥手:“算了,你该干啥干啥去,别在我面前招眼。”
    赶走了自家媳妇,李景隆翻身坐起,在屋内来回踱步。
    这个差事是他李景隆自己领下来的,想找皇帝撂挑子不干肯定不行,皇帝的要求那是必须要写进这次条陈中,木已成舟,现在要考虑的就是该怎么让这件事平稳着陆。
    军中破坏军纪的人肯定不在少数,前期必然有一大批铁头娃要撞得头破血流,那么怎么处罚就需要慎之又慎。
    军纪不是军法,要是搞一刀切,皇帝也不愿意。
    那还不天下大乱了。
    李景隆算是看出了朱允炆的‘险恶用心’。
    违反军纪的,酌情给予处罚,要么就是打军棍,要么就是革出军队之中,而诸如军队的中层,那些多少年培养出来的中层将官,更是要慎重。
    左右无非军籍簿上记过,或者降级使用。
    那么,同样因为纪律作风问题的马大军,就不能杀了。
    二品的上护军都斩,那往下谁还能因为违反军纪而苟活?
    这个口,得他李景隆来开。
    皇帝压根就不想杀马大军!
    这都是皇帝的套路啊。
    李景隆气的原地跺脚,自己这是一头撞进了皇帝挖的坑里面,真是白白吃了那么多年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