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险些忘却了,工部也要去一趟,在这里开港坞。”
    手指点在了距离榜葛剌不远,一个名叫‘加尔各答’的地方。
    “修一条由德里直通加尔各答的通途,同时沿着恒河口岸·孟加拉湾这一片拓通海域,保证我大明的海运畅通,可以节省往来的大量时间,不然走陆路的话,一来一回都要好几个月。”
    出孟加拉湾向南绕行至海防港进行补给,而后再由海防港直抵泉州、福州等地登陆,再往南京,这一趟下来连一个月都不到。
    念及至此,朱允炆的兴致又高涨不少,等内阁几人告退之后,朱允炆便喊过朱棣走到旁边那副寰宇堪舆图前,在加尔各答、孟买两地添了一个圆圈。
    “陛下这是有什么新的想法了吗?”
    朱棣不懂这其中的意思,就听朱允炆一个人在那念叨。
    “泉州、海防港、加尔各答、孟买、阿拉伯、地中海、伊比利亚、美洲。”
    朱允炆口中的这一连串地名,是一条海洋上的生命补给线!
    地球是个球,由大明一路往东也能到美洲,但谁都知道在这个时间节点是不现实更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太平洋之广袤,不提沿途大海上可能遇到的海啸,单说一个补给,大明的舰队连一半都到不了,就得全部饿死。
    但向西则不一样。
    大明的舰队自泉州扬帆起航,沿途都可以进行补给,大明只需要在阿拉伯建立一个飞地补给站,就可以经北非进入地中海,而后抵达伊比利亚半岛。
    大明,距离美洲大陆就只是一步之遥。
    “大陆帝国、海洋帝国。”
    怔怔的看着这幅含括全世界的堪舆图,朱允炆仿佛魔怔一般,手指由德里北上到撒马尔罕,而后又绕到北遁的金帐汗国,最后一路向东点在漠庭的贝加尔湖、库页岛,最后自日本南下到南洋百国、锡兰、孟买,最后回归德里。
    一旁的朱棣看傻了,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圈!
    皇帝想要做什么?
    第416章 在印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定南侯、西军都督府右都督、七国联军总指挥马大军开疆定乱,勋比霍卫,功勋久著军中,为国之重将,朕表其功于太庙,亦兹荣焉。
    今制诏命、印、符相授,加马大军为贵国公,升授特进光禄大夫。
    追谥曾祖父为武襄公、追谥祖父明毅公、追谥乃父敬怀公。
    封长子威定南侯、二子勇封平印伯、三子荣封破虏伯。
    妻马韩氏加一品诰命夫人,长女铃封盘水郡主。
    另赏黄金万两、绢布锦绣各千匹、南海珍珠十颗、海东青一对,蟒袍一件,钦此。”
    德里城外,天使站在由两名小宦官扯开的足有两米多长的圣旨后尖声朗诵,圣旨对面,是跪了一地的泱泱千余号人。
    而打头的,便是这次被加封的马大军,此时的后者,随着天使最后一句钦此落下,早已激动的全身打起了摆子。
    “国公爷,接旨吧。”
    左右收起圣旨,天使笑眯眯的上前搀扶马大军,就发现后者此时抖楞的厉害。
    “臣、臣马大军,领旨,谢恩!”
    马大军甩开天使,向着南京的方向跪下,咚咚咚的连砸三个响头,最后一个的时候,整个人甚至趴在了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什么是光宗耀祖?
    这就是了!
    追封三代祖辈,封妻荫子,从此之后的马家,只要不犯谋逆重罪,那就是与国同休!
    子子孙孙、代代荣华。
    拼了十几年,无数次的险死还生,这一刻的马大军终于实现了他的毕生夙愿,甚至,心里还有些空落落的。
    “国公爷可莫要失态,那么多将士看着呢。”
    重新扶起马大军,看着后者脸上一脸的泪水、泥污,天使感慨道:“陛下对国公爷可是格外看重,此番闻听捷报,常常谓左右言‘国朝无有出马大军之右者’,还望国公爷可以自勉自诫。”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陛下隆恩,臣粉身难报万一。”
    马大军一抹脸上泪水,止住感激之情,开始傻乐起来。
    国公宝印、令符,和那件瑰丽锦绣的蟒袍,这些曾经让他无比眼热的物件,此刻,终于刻上了他的名字。
    “请天使落跸。”
    开心归开心,马大军还是忍住把玩观赏的内心,命左右先行收下,让开身位恭请天使入城。
    “确实需要安顿一番,那就叨扰了。”
    对马大军,天使那是一点居高临下的姿态都没有,很是客气的拱手:“国公爷先请。”
    “不敢不敢,天使请。”
    两人推诿谦逊,最后实在是抹不开,天使才迈步在前,马大军紧随其后,而后便是使团与一众迎旨的各级将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