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一省的生产总值算是破了亿,毕竟税都收了三千多万。
    大明全国的税计才两个亿,福建一省就占了七分之一。
    “除了生产总值的飙升,腐败也没少涨吧。”
    杨士奇审议着福建交上来的汇报,合上本子问道:“去年福建银行放贷放出去了三个多亿,都察院在这里面查处的相关贪污、受贿、回扣案件竟然高达一百多起,你们福建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做什么吃的?”
    这番毫不留情的当面训斥和质问,让福建一众参会官员无不冷汗涔涔,支吾难言。
    “不要一来南京做汇报,就报喜不报忧,出成绩是应该的,不出成绩要你们这些做官的干什么?朝廷给你们俸禄干什么?”
    新任的大学士许不忌说起话来比杨士奇可难听的多了,敲着桌子直接劈头盖脸说到脸上。
    “去年泉州大搞新城建,为了容纳乡村郊野的百姓入城,仿效广东建新楼,到处拆迁到处盖,房价飙涨、四处强拆,出现流血案件三十多起,致死致伤人数竟然高达七十人!
    商人跋扈、执法放肆、强权霸道,你们现在还有脸拿着这份成绩单来南京冠冕堂皇的汇报,伸手要功?看看这份奏本吧,字里行间流了多少血,藏着多少冤魂!”
    说道最后,许不忌更是拍了桌子,连旁边的杨士奇都吓了一跳。
    福建布政使的额角止不住的流汗,但他不敢擦,许不忌可还兼着吏部尚书的职务呢,他怕自己一动,官帽子就飞了。
    “都是底下横行枉法,布政使司对这些不法分子都已经绳之以法了,前后抓捕三百多人,经大理寺核查后,执行了一百七十人次的死刑,保证没有漏网之鱼。”
    大明律严苛,贪污和受贿的数额虽然比起洪武年标线高了不少,但也绝不能超过职级俸禄的两倍。
    超过了就是人头落地。
    剥皮实草倒是没了。
    标线是高了,但大明也不是洪武年的大明啊,福建巨富之省,往来金钱之巨堪称海量,一亿两亿的已经不算是什么不敢想象的天文数字了。
    这也就导致因为触犯国法而被砍头的官员数量飙升。
    “别把什么责任都推到下面人的身上,你们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没有履行好监管职责、领导职责、警醒职责,是要负有领导责任的。”
    许不忌前面骂的凶,到这里也是高高抬起轻轻落下:“所以今年的吏察,福建一省四品以上的主官,全部评劣。”
    这一下,福建所有官员的脸色都苦不堪言,甚者更是险些委屈的哭出来。
    吏部吏察,优良次劣四个等级。
    评优最好,一年内会安排晋升,良就算是过关,三年内基本都会有晋升的机会。
    次那就完了,不仅取消晋升的机会,下一年如果还是次或者劣的话,直接黜落滚回家种地。
    评劣就意味仕途到顶,第二年如果不能评优抵消,哪怕是良也没用,这辈子都不会考虑提拔了,而一旦后续仕途中,有哪怕一次次级或者劣级评价,就直接罢官开除。
    严苛的吏察加上都察院开始着手推行的巡查制度,也让大明眼下的各省官场开始出现了一些风言风语。
    “以前是民不聊生,现在是官不聊生。”
    但对这种消极的不满,许不忌向来都是不屑一顾,在吏部开会的时候更是直接给各省清吏司主官如此说。
    “他们只要不愿意干都可以辞官啊。”
    但实际上的情况却是,这些官一边骂着,一边更加努力的投入进工作之中。
    在大明,只要能当官,哪怕再怎么不好当都有人打破脑袋的想干。
    官本位几千年的国家,做官永远比做民好。
    哪怕这个官每天要吃草挤奶,那都是最体面的职务。
    福建的官员灰溜溜下了汇报台,紧跟着就是其余各省的主官,朱允炆则坐在台下一直静静的听着,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
    国家的一切到今天都已经步入正轨了,发展、建设、监督和规范化都在这条正轨之上,用不到他事无巨细的时刻提防跑偏。
    内阁几人,个个也都是能臣贤相,大明这盘棋,这几个人完全有能力把控的住。
    审议各省成绩汇报的大会连着持续了两天才算结束,各省基本都被许不忌骂过,有的骂的轻一点,有的就骂的狠一点。
    但骂归骂,到底是自己家的孩子,打完了棍子总还是要给一块甜枣吃的。
    夏元吉代表内阁,在大会上向朱允炆这位皇帝提出了一个呈请。
    “二次加俸!”
    有鉴于大明今日的发展加之实物税的取消,现行的建文元年颁行的官员职级俸禄显然是有些不合时宜了,所以希望可以加俸。
    这件事早在大会召开之前,内阁已经跟朱允炆汇报过,所以后者倒也不意外,等夏元吉讲清楚各品轶新定的俸禄之后,很痛快的就批了下来。
    仍旧是九品十八级,不过鉴于眼下大明新的署衙较多,定级不明确的情况,也在这一次加俸的呈请中一并明确了出来。
    “正一品品轶,三殿大学士、总参谋长、五军府五名左都督、工商大臣、翰林院首席院士兼院正、科学院首席院士兼院正共十二人,领年俸八千两。
    从一品品轶,大学士衔、副总参谋长、五军府五名右都督、工商副大臣、御前司总管共十人,领年俸七千两。
    正二品品轶,各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大理寺卿、总参谋府左参谋长、五军府五名左都指挥佥事、大明银行总行行长、翰林院副、科学院副、工商联明确职级的执事,领年俸五千两。
    从二品品轶,各部左侍郎、都察院右都御史、大理寺副官、总参谋府右参谋长、五军府五名右都指挥佥事、大明银行总行副行长、工商联明确职级的执事,领年俸四千五百两。
    正三品品轶,地方官员和中央直属机构官员,领年俸四千两。
    从三品品轶,领年俸三千五百两。
    正四品品轶,领年俸三千两。
    从四品品轶,领年俸两千五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