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句赞,让文华殿里大家伙都不由自主的停下手头工作看向许不忌。
    谁不知道许不忌做了内阁首辅之后对待地方官员向来是一丝不苟的严苛,稍微有点不顺心不如意的地方,说裁撤就裁撤,说一撸到底就一撸到底,能从他嘴里听到一句认可已是不易,还有谁有本事得到赞赏?
    只有礼部尚书的朱文奎认了出来。
    廷益,这是于谦的表字。
    “来诸位同看。”
    许不忌将于谦的手信传遍,凡看过的无不面容骇然。
    “北方严寒、江南多雨,百姓中多有老弱妇孺,行动不便者,户口普查,杭州户政处的公员既然可以派专员来下官办公室进行登记,为何不能登百姓之家呢?”
    “于廷益所说甚是,许某深以为然啊。”
    许不忌感叹道:“昨日许某深夜回府,户政司的公员就能派人在许某的府邸前苦等数个时辰,三九寒冬啊。
    怎么为咱们服务的时候就能任劳任怨,到了百姓这反倒颐指气使,指定地方让百姓去登记呢?
    那到底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官员服务?
    于谦此番的提醒也着实让我羞愧不已啊,为人民服务这是一句口号吗?这应该是我们施政过程中的纲领,是要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来的。
    这事就按于谦说的来办,通政司立刻通传各省,另外户部出一笔专款用于地方招募临时人手来帮助入户登记。”
    见许不忌连讨论的机会都不给,朱高炽等几名阁臣具是明白,这事许不忌是定死了支持于谦的。
    谁反对也没用。
    也压根就没给别人开口反对的余地。
    只有朱文奎一人笑的开心又无奈。
    没曾想,自己多年的至交好友倒是跟许不忌车出同辙了。
    不过,这也挺好。
    第549章 大明人口普查(四)
    “叮铃铃~”
    清脆悦耳的铃声自一片静谧的小巷中响起,在这个月兔高悬、静谧的雪夜显得格外嘹亮。
    月光下,一骑自行车正在飞驰着,而骑乘这架自行车的则是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七八岁的年轻人。
    此刻,这个年轻男子的脸冻得通红,但精神头看起来很不错,嘴里还哼着小调。
    巷子并不算太长,很快便抵到了巷尾,年轻人翻身下车,将车子停靠到路边放好,走到一处木门外拍打了好几下。
    “有人吗?”
    连唤了好几声,这木门内才响起一道声音。
    “大晚上的咋呼啥呢。”
    说着话里带气,但很快这木门便被从里打开,一张粗犷中年男人的脸露了出来:“干啥的?”
    年轻人马上介绍起来:“叔,我是咱们辽东大学的学生,被选派来咱们县帮忙做户口普查登记的,你看,我有证件。”
    “屁的证件,不看,没空。”
    男人砰的一声就将门关上:“大半夜的你不嫌冷,老子还嫌冷呢。”
    见门关上,年轻人没得辙只好继续呼喊着。
    “叔,我今天白天跟你们家等半天了,邻居说你赶车得晚上才能回来,这才回县衙里吃了口饭,你帮帮忙做一下吧,耽误不得太久,就连咱们君父都带头登记了。”
    门后面的脚步声顿了一下,而后又响起,越来越近。
    “啪嗒。”
    门再次被拉开。
    “进来吧,屋里面暖和点。”
    “谢谢,谢谢。”
    年轻人欢天喜地的跟着男子进屋,顿时长出一口气。
    两只手放到嘴边不停的哈气互搓,倒也是摩擦出了三分暖气,得以使冻僵的手指恢复些许。
    “来,喝口热茶。”
    男子给年轻人递了杯热茶,嘴里还念叨着:“这天他娘的多冷啊,你就不能等白天再来,哦,也是,老子白天不在。
    你也是够死心眼的,这户就我一个光棍汉子,街坊邻居都知道,你直接记上不成了,还非得见着我人是咋的。”
    “嘿嘿,工作嘛不是。”年轻人啜了几口热茶,浑身上下的舒泰劲让他好一阵战栗。
    男人嗤的一声笑了出来:“你不说你是辽东大学的学生吗,学生有个屁的工作,好好休息养足精神上学才是你们唯一的正事和出路。”
    “嘿嘿,这不是给钱了吗。”
    年轻人憨厚一笑:“一天给五十呢,不少了,再说我们这些都快毕业了,呆在学校里也没啥事,帮衙门跑跑腿顺便赚点生活费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