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爷,上车吧。”
    双喜一样有些感伤,声音微微发颤:“十月的秋风还是凉的,别冒犯了您。”
    “再让朕看一眼吧。”
    朱允炆扬起脖子,最后看了一眼承天门城楼上自己的那张巨幅画像,仿佛四目相对一般,朱允炆便笑了,踩在脚踏的那条腿用力,整个身子便拾阶而上。
    一路坐进里间,这架十二驹天子驾辂便开始缓缓移动。
    最外围,数千名锦衣卫守卫着这驾马车徒步前行。
    早在朱允炆之前,内阁已经先一步踏上了北上的征程,南北两京之间的高速更是提前数十日便全线封锁禁行,各处位于沿途各省的路段都在清查路障、检查路基,更是在沿道对山野里是否存在乡匪路霸的情况重新进行了一次全面摸查。
    全力确保这次迁都的顺利和不出现哪怕一丝小差错。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朱允炆并不需要在自己的驾辂附近派上几万乃至十几万的军队,哪怕只是几千名锦衣卫在朱允炆眼里都有些多了。
    他的心很踏实。
    车辂走在长安街上,坐在车辂内,通过车厢的窗户,朱允炆已经可以看到沿街聚满了无数百姓。
    选了一个如此早的时间,朱允炆便是存了不想扰民的心思,但终究还是扰了。
    “南京城里的百姓都知道十月初一是迁都之日,很多人早在头天夜里就没有睡觉,一直守着呢。”
    不用双喜来汇报,朱允炆自己看的到。
    他能看到无数人双手举着自己的画像,也能看到无数人举着写有“君父圣躬安”、“君父您好”、“君父诸事顺遂”之类写满祝福的字幅。
    这些百姓或许还不敢当着圣驾大声的喧嚷,但他们都在用力的挥舞自己手里的画像或字幅。
    百姓们在用这种方式,来送朱允炆。
    而这些百姓,绝大多数甚至脸上还流着泪。
    谁都知道,南北两京相隔数千里,今日迁都,可能余生都很难见到朱允炆这位皇帝了。
    即使朱允炆在南京,这些百姓能见到的机会一样很少。
    但只要朱允炆在,这些百姓心里就莫名的踏实。
    就好像朱允炆这位皇帝,一直都在头顶三尺之处看着他们。
    今日去了北京,这些百姓好比被神灵抛弃的信徒一般。
    “十里长街送君父,这在青史上,也注定是一段佳话。”
    双喜感慨了一句,回首吓了一跳。
    因为他竟然看到朱允炆哭了!
    “就为了这一城的百姓,朕将来,一定要再回来看看他们。”
    第570章 木匠皇子朱文圻
    中央搬离之后,整个南京仿佛一瞬间失去了灵魂了一般。
    空落落的。
    这里仍然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仍然拥有着任何地方都比不上的富庶与繁华,但没有皇帝在,南京还是南京吗。
    内阁带着整个朝廷全部离开,除了大明科学院。
    以莫成为首的整个科学院没有一个人离开,因为,新一代蒸汽机的研发已经到了眉关,他们走不掉。
    适配蒸汽机的专用轨道的研发没有任何难度,能够让莫成等一众科学院院士醉心的,是如何增强蒸汽机的推动力,尽早可以实现运人载货。
    南京,一度安静的落针可闻。
    而在这座城市里,还有一个没有离开的人值得一提。
    朱文圻。
    这位当今二皇子,就呆在他的府里,守着一堆木头倒腾。
    脚边,一地的木屑。
    他打算给儿子遵鋆打造一只木马。
    “殿下。”
    媳妇陆锦曦手里端着一碗热茶,轻唤了一声。
    埋头苦做的朱文圻抬起头,扬手擦拭掉额头的汗水:“哪还有什么殿下,唤我夫君吧。”
    接过没有茶叶的白水,美美的喝上一口,朱文圻倒也觉得舒适的紧。
    “今天是陛下起驾北上的日子,夫君为什么不去送一下呢。”
    陆锦曦坐在朱文圻的身边,担忧道:“咱们家门前都被百姓们堵的水泄不通了,百姓尚且知道感念陛下之恩,夫君是皇子却不露面,万一将来有人在陛下近前胡说八道,总是不好的。”
    “我都是个平头老百姓了,还怕这些?”
    对自家媳妇的担忧,朱文圻反而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