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安终于寻找了自己对这封爵不舒服的原因,原来是自己的思想不纯洁。
褚遂良嘴唇嚅动,最终却无话可说。
武阳男是爵位的开端,可有了这个开端,就代表着贾平安能和他面对面说话,无需低头,无需躲闪。
这便是封爵的最大好处。
李治也很想知道为什么,他在那张纸上看着,越看越有趣。
“这降价了半个月,随即价钱就恢复了正常,这是为何?”
大唐商人地位低,连累商业的地位也不高,所以一群君臣看着这些数据满头雾水。
可贾平安却一目了然,“陛下,先前断货导致涨价,而后货物大批送到,可买的人却不会一下就买走。香獐不好饲养,所以商人只能降价卖掉……这便是降价,随后货物供销平衡,于是价钱自然就平稳了。”
李治讶然,“原来是这样。”
他再看了一遍数据,“果然是如此,这些涨价降价……货多货少,精心琢磨,竟然能看出一地的好坏,果然不凡。”
许敬宗笑道:“陛下,贾平安当年曾随异人学过学问,一身本领不亚于臣啊!可惜却被某些道貌岸然,欺世盗名之辈压在了下面……可惜!可叹!可恨呐!”
这是向褚遂良开战了。
这号角吹的让李治头痛。
可贾平安却觉得不妥,“许公,不是说压在下面,而是……屈居于下。”
许敬宗愕然,“有区别吗?”
“当然有。”
压在下面太难听!
贾平安看着褚遂良,平静的道:“而且这还有一个大好处,褚公可发现了吗?”
褚遂良此刻方寸已经有些乱了,他拿过那张纸仔细看着,半天不得要领。
“呵呵!”贾平安呵呵一笑,“这个大好处于国于民大有裨益,于陛下更是不可或缺……”
第153章 老天
一道诏令往往需要中书和门下二位大佬来商议,但商议得有地方吧,这个地方在门下省,叫做政事堂。
或是三高官官要商议事情,也大多都在门下省这里进行。
于是政事堂渐渐就演变成了权利的核心地区。
此刻政事堂里,贾平安神色从容,而褚遂良面色冷峻,淡淡的道:“此事于民生大有裨益,但你却说对天下大有好处,这不是荒唐是什么?危言耸听,这便是少年人的本事?老夫在朝中多年,你这等少年见过许多,但凡想一步登天的,就喜欢这般大话,可今日陛下和诸位相公都在,这等伎俩又有何用?”
许敬宗大怒,抓着茶杯就想扔,但被李治一个眼神瞥来,就放下茶杯,起身道:“你又懂的什么?除去字写得好之外,你还懂什么?难道……”
“许卿!”李治压压手,他担心许敬宗接下来会说褚遂良抱长孙无忌的大腿,才能官运亨通之类的话,那事情就麻烦了。
许敬宗悻悻的道:“不是老夫吹嘘,你和小贾一起去地方为官,不出两个月,谁强谁弱一目了然,若是你褚遂良胜了,老夫辞官归家,可敢去?”
老许发飙了。
这个老东西、老官迷竟然把自己的前程丢出来当赌注。
这一刻长孙无忌心动了一瞬,但旋即放弃了这个念头。
许敬宗就是个不要脸的,不值当为他打赌。
李治干咳一声,许敬宗拱手坐下。
褚遂良嗤笑道:“老夫岂会与少年打赌!”
贾平安拿起那几张纸,淡淡的道:“大唐兵戈锋锐,从立国始,不管是吐谷浑还是突厥,或是吐蕃,都在大唐雄师的打击下纷纷溃败,但随着大唐的扩张,军队越走越远,百姓越走越远……怎么控制?”
大唐的疆域在李治武媚之后就算是奠定了基础,随后李隆基四面出击,大唐虎贲战无不胜……
“那些大军和百姓远离了长安,相隔数千里,来往一次要几个月,甚至是半年以上……敢问褚公,若是有人谋反,长安的大军可能及时赶到?到了那时……该如何?”
“谁敢谋反?”褚遂良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大唐府兵的精锐就在长安,每年各地的折冲府也会抽调府兵来长安上番,这便是轮换,谁能谋反?”
大唐的上番制度比较有特色,原则上是距离长安越近的折冲府,抽调的人越多。每年各地的折冲府会分批去长安宿卫,一年几批,地方若是有什么问题,那些来上番的将士们就会第一时间反馈。
所以大多人看向贾平安的目光中多了些莫名的轻视。
这便是你的本事?
褚遂良的眼中多了讥诮之色,就像是看着黄口小儿般的,说道:“这便是你说的大好处?”
“当然。”贾平安想到了后来的大唐,“大唐人口繁衍生息,随着人口越来越多,关中不堪重负……今年长安的粮草就有些紧张吧?”
李治点头,无奈的抿抿嘴角,说道:“再这般下去,过几年朕就只能去洛阳就食了。”
随着长安人口膨胀,粮食越发的不够吃了,皇帝只能带着臣子军队去洛阳,叫做就食。
“府兵制靠的是什么?”贾平安目光炯炯的道:“靠的是关中子弟!”
李勣点头,“关中子弟骁勇善战,闻战则喜,大唐府兵的核心就是他们。”
老李的捧哏堪称是天衣无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