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吏说道:“先前英国公发现有人在赏赐的名册中私自加了人,金部郎中陈晓知情不报,把名册发了下去,差点被人领走了赏赐。”
好大的胆子!
官吏们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可向长林却知晓这等事并不孤立,只是从未有人揭开过。
英国公蛰伏许久,这是要动手了吗?
他赶紧回想自己最近可犯了错。
“有人来了。”
随后一个官员进来,众人认得乃是李勣身边的人。
官员看了众人一眼,淡淡的道:“英国公说了,此事恶劣,他会禀告给陛下。另外,此事在金部发作,却是仓部查了出来。”。
官员说道:“户部的令史多不胜数,往日不见功绩。有人发牢骚,说上面不重视令史,可要想上官重视,就要认真做事。”
这是开场白。
在场的令史都觉得心中如火烧般的难受。
令史就是抄写,怎么做出功绩?也就是熬资历罢了。
所以这话在他们看来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官员继续说道:“有的令史却做事认真,可为榜样。”
是谁?
众人不禁四处张望。
官员问道:“杨德利是谁?”
瞬间,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杨德利的身上。
官员说道:“杨德利做事认真,于抄写时发现了不妥之处。英国公说了,这等官吏,户部要多重用。”
高瑾呆若木鸡。
小食堂里寂然无声。
第201章 世间安得双全法
官员走了。
那些令史一拥而上,把杨德利团团围住。
“杨德利,这说的是何意?”
“让户部重用你,这可是英国公的话,杨德利,你要升官了。”
众人一番七嘴八舌,渐渐的,竟然多了些恭谨之意。
李勣出手夸赞一个小吏,说该重用,那必然就该重用,连长孙无忌都不会出手拦截。
也就是说,杨德利要升官了。
令史上面是什么?
是主事!
那可是从九品上,虽然也属于吏员,但却有了品级,以后要升官也便捷。
多少胥吏终其一生都看不到这个品级,最终只能黯然归家。
可杨德利却看到了曙光。
一句话,以后杨大爷就是领导了。
众人一阵众星捧月,有人突然说道:“可咱们户部的主事没有出缺的吧。”
是啊!
众人都觉得杨德利怕是要去别的部了。
可有人突然嘘的一声,指指边上。
高瑾呆若木鸡的坐在那里。
随后李勣进宫。
“胆大妄为!”
李治冷笑道:“前日有封赏文书送来,朕并未仔细看,看看这个。”
他扬扬手中的文书,“这出钱修桥造路,施粥舍药的是王颂?这仓库失火,勇救火灾的是王朔?冒功……无耻!中书如何?”
如今长孙无忌是太尉,大有统领朝局的意思。而起草敕令的是中书高官官是中书令褚遂良。
朝中的君臣决断了事情,会由中书省起草敕令或是文书,随后下发到门下省审核。在这个过程中,皇帝的作用就是签一个敕字。
门下的责任先不提,你中书省是怎么草拟的敕令?怎么把王颂加进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