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进法欲言又止。
贾平安说道:“许多都是假的,我知晓。”
一本隋书为毛编撰了那么长的时日?而且编撰的人换来换去的。无他,就是为了编撰一些贬低前隋的内容。
许多事儿照实写很简单,但要编撰就难了。
炀帝在后世臭名昭著,其中大唐史家功不可没。
陈进法搓搓手,“国公这话,出去我就忘了。”
贾平安笑了笑,“随你。”
如今的他不在意这些。
打开帝纪,寻到了隋炀帝最后几年的记载。
一翻开就能感受到一股子浓郁的昏君味道。
处处皆是隋炀帝昏庸的介绍,包括开挖大运河。
役使民夫数十万、数百万……
贾平安觉得杨广最大的问题就是把百姓当做是工具人。
在这个认知的基础上,杨广不断把胸中的谋划变为现实,一个个工程拔地而起,百姓却在流离。
他就这么不珍惜民力的折腾了多年,最终把老百姓折腾烦了,正好关陇觉着杨广不听话,准备换掉他,于是关陇登高一呼,百姓也跟着大喊:造反喽!
大业九年,天下烽烟四起,杨广的对策是让地方建筑坞堡,抵御那些叛贼。
“蠢不蠢?不少叛贼都是百姓,修筑坞堡,坞堡就会变成贼人的根据地。”
贾平安摇摇头,觉得杨广有些何不食肉糜的意思。
大业十二年,杨广离开东都洛阳去了江都。
江都也就是后世的扬州。
“腰缠十万下扬州,赢得青楼薄幸名。”贾平安看到这里不禁笑了,“这是觉着留在北方不妥当,干脆就去江都。这炀帝压根就没有安全感啊!”
谁没事了整日在外面游荡?再好的风景也会看厌倦。
杨广在大隋的疆土上四处游荡,贾平安觉得就两种原因:其一,作为帝王,杨广的疑心病堪称是病入膏肓,所以他需要去巡查自己的领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二,杨广和手握军权的关陇门阀关系紧张,双方都在阴测测的看着对方,所以杨广干脆建造东都洛阳城……
你们在大兴(长安)牛逼,朕不伺候了,朕去洛阳。
可去了洛阳也不讨好啊!
杨广发现自己身处泥潭之中,想动弹一下四周都有不怀好意的觊觎。
此处不留爷……爷去江都!
贾平安抬眸,眸色深沉。
“这位帝王,从一开始就是众叛亲离。”
第1076章 原来这才是男儿吗
贾平安前世喜欢看史书,虽说史书枯燥,得联系前后背景,但某些段落情节却深深的打动了他。
隋炀帝如何?
昏聩!
且残暴!
这是无数资料上记载。
但贾平安却发现这位帝王很孤独。
一开始他就是个悲剧,兄长杨勇是太子,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他以后就是一位皇子……兴许能参与朝政,但被兄长干掉的可能性更大。
帝王家无亲情,这一点杨广比谁都清楚。
随后他逆袭了,兄长倒台,杨广上位。
可他发现自己掌控不了这个庞大的帝国,那些权贵抱团冷冰冰的看着他,就等着他的施政表现。
老实点!
这是关陇那一伙人的警告。
但作为帝王,杨广是有一番雄心壮志的。
对内,他要打通南北交通,于是大运河出场。
对外,他要把虎视眈眈的高丽给干掉,让大隋少一个方向的敌人,从此能倾力对付突厥人。
大隋的大敌是突厥,这一点杨广从未弄错过。但高丽也顺势在一旁趁火打劫……
他的谋划不算差,一边令人去突厥那边纵横离间,用外交手段来削弱突厥,稳住突厥。如此他就能积蓄力量,先把高丽干掉。
但他觉得要先削弱关陇这个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