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能[精校版]

第575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在这伏罗希洛夫看来,能不能记得住地雷埋在哪里毫无意义,因为他们注定了要与列宁格勒共存亡,所以有再多的地雷也不可能让他们红军踩上。
所以当曼斯坦因的派出几十辆坦克刚刚进入战壕的外围,想要试探性的进攻一下时,四处被引爆的炸药和到处被坦克压响的地雷,深深的震撼了曼斯坦因。
他现在看列宁格勒已经不是一座人类可以征服的城市,而是一座上下都堆满了烈性炸药的坟墓,只要你轻轻一碰就会与这座坟墓同归于尽。
看着眼前几乎无路可走的壕沟,曼斯坦因深深的邹了邹眉头,他叫来情报官,让情报官将列宁格勒城外的情形记录下来。
然后迅速传给国内参谋部以及北方集团军勒布元帅,他现在只能按兵不动,一边等待国内参谋部的消息,一边等待集团军工兵的到来。
其实也幸亏曼斯坦因没有轻举妄动,原来此时的列宁格勒之内无论是老人,儿童还是青年,妇女,只要是能拿动枪的统统通过城内的地道走向城外的战壕。
城内更是被修建成了绞肉机一样,到处都是暗堡和防炮洞,不知是不是因为李铁的原因,这一世的德军战果是大了不少,行进的速度也提高了很多,可是相应的俄国人的防御工作也做的比前一世要好的多。
比如这一世的列宁格勒守军司令伏罗希洛夫元帅,如今列宁格勒的防御措施很多想法其实就是他从中国南京和长沙对抗日军的保卫战中吸取了经验。
正是南京和长沙的中国军队以弱胜强的精典战例才深深的打动了列宁格勒守军司令的心。他还花了很长的时间研究了一下,还别说这回还真让他现学现卖给用上了。
只看列宁格勒现在的防御布局,好在李铁没有在现场要不然他一定会索要俄国人的版权费的,整个列宁格勒的防御山寨的比李铁的防御还好。
毕竟俄国是工业国家,列宁格勒同样是工业基地,又是港口城市,更是俄国海军的摇篮。
所以列宁格勒几乎要什么有什么,再加上将士用命,百姓尽力,所以这防御工作做得也格外的好。
要知道上一世中列宁格勒可是守了整整三年活活的拖垮了德国的北方集团军。整个列宁格勒哪怕在饿死了一百五十万百姓,战死了六十万百姓,三十万士兵的情况下仍然没有投降。
可见作为俄国革命基地,列宁格勒的战斗力有多强。只不过这一世,由于李铁的到来,列宁格勒还能一如既往的守得住么?
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战将起
李铁上一辈子对于俄国人民还是很尊敬的,毕竟对于世界上的大多数百姓来说,百姓们是无辜的,同时大多数的百姓是善良的。
可是这一世,当他有缘来到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之后,他发现要想让中国人过得更好就不可必免的要牺牲一部分其他国民的利益。
本来李铁还有于心不忍,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大,随着地位的上升,他看待问题已不局限于一城一池的得失,更不局限于几千几万人的性命了。
随着他担负的责任越来越大,他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古代会有慈不掌兵,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俗语了。同时他更明白了为什么那么所谓的枭雄们会视人命如草芥了。
就像是现在的他,为了达到自己心中的理想,他已经决定要牺牲好多好多无辜百姓的性命了。而且随着离实现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他很多时候竟然兴起了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念头来。
有的时候他也会在半夜中惊醒,因为在梦中他梦到好多的亲人要阻止他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在梦中,他总是十分心狠手辣的消灭了一切这些想要阻止自己的人。
所以醒来之后的李铁有时也会陷入矛盾之中,自己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就像他救了几百万的犹太人,可是这些犹太人最终会成为他的炮灰。自己这样做到底算是好人还算是坏人呢?
就像这次,如是不是他给希特勒献计,希特勒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打到了列宁格勒的外围,并且还占领了波罗地海附近的区域、就像上一世,希特勒就算是直到最后也没有完成占领列宁格勒,更没有占领波罗地海的所有海域。
可是这一世不一样了,除了列宁格勒由于李铁的到来,防御变得更加坚固了。整个战争的走势还是大大的利于德国的。比如现在曼斯坦因到达了列宁格勒并没有立即进攻,而是主动停了下来休整。
而此时作为此次三路大军的实力最为强大拥有足足两百万人的中央集团军,仅仅用了一个星期就打败了白俄罗斯的所有军队。
而白俄罗斯一共只有六十万的军队,让中央集团军消灭了三十万,还有三十万则跑到了基辅附近加入到了基辅防卫集团军的行列。
就在前几天,中央集团军更是轻取了白俄罗斯的重镇明斯克,同样是三十万明斯克守军一触即溃,不过这三十万明斯克的白俄罗斯守军并没有逃向基辅,而是受斯大林的命令逃向了莫斯科,以加强莫斯科守军的兵力。
而中央集团军在占领了明斯克之后,并没有立即进攻基辅,反而休整了几天,才慢慢的兵分两路一路前往莫斯科。另一路则受到了希特勒的命令偷偷南下,向基辅附近运动。
就在北部的列宁格勒陷入德国北方集团军的包围之中的时候,南方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古德里安也到达了南部乌克兰重镇基辅。
基辅一直是俄国的产粮基地,又是俄国在南部地区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储备基地。
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基辅更是经过了几次大的维修加固,虽然驻军不多,可是整个基辅的防御十分完善。
不过基辅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地势过于平坦,十分利于德国坦克装甲集群作战。最为重要的是由于开战之初俄军准备不足,此时各地的败兵大量涌入基辅地区。
在这个时候斯大林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认为基辅地区俄军足有近百万人。而进攻的德军只有五十万人。
从数量上看他们俄军占据地利和兵力的优势,所以他并没有听从时任俄军参谋长的朱可夫将军的劝告,放弃易攻难守的基辅,反而命令基辅防区总司令布琼尼拼死抵抗,要给予德军迎头痛击。
而布琼尼在地图上看到的则是基辅周边两百公里范围内整整七十万的机动部队和基辅城内三十万的乌克兰守军。
在他看来,以如此雄厚的兵力又是地主之便对付远道而来的五十万德军绰绰有余。
所以布琼尼满口应下了斯大林的命令,并且还立下了要痛击德国佬的军令状。
而此时的德国参谋部内,希特勒及其将军们也正在就到底是先进攻莫斯科还是先消灭基辅附近的俄国军队争论着。他们分成两派,一派主张先进攻莫斯科,一派主张先进攻基辅。
双方吵的不可开交,莫斯科派认为莫斯科是俄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虽然现在战争已经进行快一个月了。
突袭莫斯科的条件已经不具备了,可是由于时间仓促,莫斯科的防御工作一定还没有做到位,而且伟大的空军已经给莫斯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所以现在正好让强大的中央集团军加速行进速度,一举攻占莫斯科。
因为只要占领莫斯科就可以击溃俄国人的抵抗信心,甚至可以达到逼迫俄国人投降的目的。
而基辅派则不这样认为,俄国人兵多将广,他们并不缺少兵源,可是再多的士兵也要有充足的训练才是合格的好士兵,所以趁着中央路军在突破明斯克时已经消灭了不下三十万正规俄军。
而北方集团军也已消灭了三十万正规俄军。而现在南方的俄军缺少坦克和飞机,虽然他们现在有足足一百万的正规军。可是五十万德国装甲部队在平坦的乌克兰想要击败这一百万人的乌合之众很容易。
可是击溃的意义不大,所以基辅派希望元首能够同意他们的计划,从中央陆军调集一个装甲军从北面包抄基辅的后路,只要南北两方面的装甲部队能够汇合,他们就可以全歼基辅地区近百万的俄军。
如今的俄国正规部队只有四百万人,只要再全歼这一百万人,则俄国将损失三分之一以上的正规部队。
如果北方集团军再消灭列宁格勒的俄军,则俄军在两个月内就会损失六成的正规军。
如此三路大军再合围莫斯科,损失过半的俄军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实力对抗德国的大军,则攻下莫斯科指日可待。
基辅派更是拿中国举了例子,现代的战争,对于人口众多,战争潜力巨大的国家来说,尤其是像中国和俄国这样的人口和地域大国,想要通过占领一城一池而瓦解敌人的斗志是不可能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