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更知道,在西安如果想要兵变成功,没有张学良的配合绝对是不可以的。
整个西北就他们东北军和西北军。仅仅在西安城附近就有两军的各两个师在驻扎。
如果他们两人不一心一意,只要有一人投靠蒋司令,那另外一个造反之人就一定会被失败。
所以杨虎城谋划了这么长的时间,一直迟迟不敢发动,就是因为他还没有完全争取到张学良。同时没有张学良的邀请,蒋司令也不会大意的来到西安。
如今好了,张学良总算是认清了蒋司令的嘴脸。这回他是伤透了心了,他也终于肯与自己精诚合作了。
有了他的加入,这次的兵谏一定能成功。只要兵谏能成功,他们很可能就此结束中国多年的内战。
只要能结束内战,一致对抗日本人,他杨虎城就算是遭万人唾骂,死后遭人分尸,他都无怨无悔。
十二月九日的当天夜里,张学良与杨虎城就发动兵变的时间和步骤进行了最后的商讨。最后定于十二月十二日清晨发动兵谏。
之后的两天,张学良与杨虎城将军为了麻痹蒋司令,特意去华清池向蒋司令道了歉,并且将自己的爱将白凤翔向蒋司令隆重介绍。
张学良表示,经过蒋司令的阵前鼓舞,现在的东北军已堪一战,不过他吸取了前几次进攻红军不利的教训,认为是自己的部队行动缓慢给了红军充足的准备时间,才导致几次进攻失利。
所以这次他特意把白凤翔将军的东北军骑一师从外地调来西安,这次骑一师将会作为进攻红军的主力第一个向红军的地盘发起进攻。
部队准备两日后发起誓师大会,那一天,还请蒋司令亲自前往校场,做最后一次的战前动员。
听到张学良不但与自己冰解释前嫌,更是主动提出了要再次向红军进攻的想法,蒋司令心中大喜,这小子可算是开窍了。
算了吧,看在他如此识相的份上,就不拆散他的部队了,好坏也曾在中原大战时帮过自己,自己也不能做的太绝,等消灭了红军,只收他的兵权,给他个富家翁当当吧。
不过对于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反共决心,蒋司令还是不放心。所以趁着张学良准备十二日发动对红军的新一轮进攻。
当天晚上蒋司令干脆召集了东北军和西北军的所有将领召开了第六次围剿红军大会,并且准备在十二日当天发动总动员令,所有部队一起开拔进攻红军。
可惜参加会议的两军将领反应并不积极,这让蒋司令的心中没底,老感觉东北军和西北军弄不好又要干出工不出力的事情了。
所以向来猜忌多疑的蒋司令于第二天,也就是十一日的晚上,再次邀请张学良、杨虎城和蒋鼎文、陈诚、朱绍良等参加剿匪动员晚宴。
席间,蒋司令更是玩了一把杯酒释兵权的把戏,宣布了任命蒋鼎文为西北剿匪军前敌总司令的命令,以及卫立煌为晋陕绥宁四省边区总指挥等换将的任命书。
并且正式宣布了命令中央军全面接替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剿匪任务的命令。命令一出东北军和西北军将士当场就撩了挑子。
这个说回家种田去,那个说有病请辞。蒋司令冷冷的看着眼前的两军将领的表演毫不为动。
他冷冷的看着眼前的将军们,他要一一记下这些人的反应,凡是提出反对的。他以后都要一一秋后算账。
好在身为东北军和西北军的最高统帅张学良和杨虎城倒是很识大体,一个劲的劝说在场的将领们,大家这几年剿匪都已身心疲惫。如今中央军来接手剿匪正是我等求之不得之事,何来不高兴之理?
而且中央军就算是从洛阳全力开来,也要三天以后才能到达。可是明天就要全军开拔的命令已经下达到各个部队了。
既然如此,不如明后两天大家就做做样子,向红军的地盘前进个三五十里得了,算是给中央军的弟兄们探路了。只等三天后中央军一到,大家再向中央军移交防线就是了。
蒋司令对张学良又一次如此的识大体倍感舒心,他已经决定了,对于如此善解人意的张学良,只让他当个富家翁好像有点可惜了。
正好海南的主席王亚樵一直不止一次的公开批评过自己,自己这次剿完红军就把张学良派到海南当个省主席好了。
王亚樵要是乖乖就犯,自己就绕了他,他要是敢反抗,说不得就连他一起收拾了。
第三百三十章 进攻华清池
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这一天零晨四点,头一天晚上东北军和西北军的高级将领们都已聚集在西北剿匪司令部开会而没有返回军营。
昨天夜里他们被张少帅和杨虎城司令召集到一起,然后在众将领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张少帅突然宣布将于十二日清晨发动兵谏。
西安到临潼蒋司令所住的华清池只有三十公里。骑一师师长已受命于零晨三时率领骑兵一师前往临潼抓捕蒋司令了,如今的西安城内还有随从蒋司令的大员十几名。
张少帅直接给每一个人下达了命令,命令在场的每一个将军都必须在五点准时派自己的警卫部队前往各自的目标抓捕相应的目标。
这些目标之中,除了蒋司令是必须抓活的,其余人等如有反抗,一率击毙。
在场的东北军将领大多同意张少帅的决定,只有少数几个举棋不定,认为在此国难当头之际还发动兵谏实在是陷东北军于不义,更是陷自己于千夫所指的境界。
可惜张少帅主意已定,更何况白凤翔的部队已经出发一个小时了,现在就是想召回都来不及了。
所以知道已经被张少帅绑上反蒋战车的东北军将领们只有认命,各自安排自己的部队准备出击。
看到东北军的将领们各自领命,西北军的将领们倒是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大家一惯是听杨虎城将军的命令听惯了。反正杨虎城让大家打谁,大家就打谁。
于是西北军得到的命令是对西安城外蒋司令的卫队进行武装缴械。杨虎城给西北军的命令是,能不交火尽量不要交火,不求杀敌,只要围困住蒋司令的卫队就可以了。
等蒋司令被活捉的消息传来,卫队自然就不战而降了。而现在所有人都明白,这次兵谏的真正关键之处就在于白凤翔的骑一师是否能在零晨五点准时发起进攻。
同时又能在第一时间活捉到蒋司令。如果蒋司令逃脱,或者死于战乱之中,等待他们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将是死无葬身之地,并且还有遗臭万年的结局。
西北的冬天也非常寒冷,尽管指挥部内的火炉烧得通红,屋子里的空气更是热的让人喘不过气来。可是在座的几十名高级将领人人的脑门都是一层虚汗。
大家都看向正坐在指挥室中间的张少帅和杨虎城,张少帅望着眼前的中国地图双目迷茫,大家看不出悲喜。
杨虎城将军则正襟危坐在他的实木椅上,左手里端着一杯茶,右手稳健的拿起茶杯盖慢慢的刮着茶杯里飘起的茶叶。
时不时的再用嘴轻轻吹一吹,看样子杨虎城将军真是成竹在胸呀。大家看到杨虎城稳坐钓鱼台的样子,众位将军不自觉的安了点心。
大家也纷纷坐在指挥室内,时不时的看着指挥室内的挂钟,看着时间滴哒哒的走着。
“咚,咚,咚”墙上的挂钟响了五下,大家不约而同的把目光转向了办公室前的电话。
现在大家就等白凤翔的电话了。这次兵谏到底成功与否就看这电话里传来的是什么消息了。